你或許能把馬云和成功、越挫越勇的創業精神、互聯網經濟聯系起來,不過,你能把馬云和美男子聯系起來么?
馬云曬20年前舊照,自稱玉樹臨風
22日上午,馬云曬出了自己二十年前的舊照,一身白色半舊夾克,和同事一起用餐,舉起筷子向正在拍照的人示意。照片上馬云的顴骨顯得沒有后來那么突出,眼鏡也黑黑大大的,有一種自然萌的感覺。馬云配文:“玉樹臨風有沒有”……
馬云曾說過,一個男人的長相往往與他的才華成反比。那么這次稱自己玉樹臨風,難道……
二十年前,也就是1995年,那正是馬云在美國開始認識互聯網的時候。照片上那時候的馬云所懷揣的夢想,和從那時到現在一直的努力,成就了今天的馬云。
馬云曾在多個場合談起當年的美國之行。
當時,馬云并不是為了了解互聯網才去的美國,而是“被騙去”的。一家國外公司來到浙江稱要投資建造高速公路,請馬云做翻譯。后又帶他去美國,吃好的,住好的。但馬云后來發現那幫人涉嫌詐騙,他們還要求馬云為一些子虛烏有的東西“作證”。馬云拒絕跟他們合作卻遭到威脅,他的隨身物品也被扣下。所幸后來終于逃脫。
對于一般人來說,故事可能就此打止了??墒?,這個人是馬云,是機會的發現者和嘗試者。
馬云從那幫人的黑窩里逃出來后,沒有立刻返回中國。馬云之前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負責外辦室的工作,因此認識不少外籍老師。他想起了外交比爾之前說起過的因特網,而且那位同事的女婿就在西雅圖當時僅有的網絡公司工作。這種探索欲驅使著馬云做了一件現在看來可以被稱作人生轉折點的事。
馬云飛往西雅圖,找到了那家公司。公司里的人跟他說,要查什么就在電腦上面敲什么。他們還建議馬云可以做個自己的網頁試試看。于是他就動手寫海博翻譯社的英文介紹、服務報價、電話及信箱,然后再由他們代為做成網頁上傳到互聯網上。結果,馬云一個早上就收到了五封回信,其中有德國、日本、美國的,還有一個來自華僑。就這樣,馬云才直觀地解除了互聯網,深深被這樣新事物的發展前景所打動,開始了他后來的創業之路。
當知道了這段故事,大概對照片中20年前的那個馬云會有不一樣的感覺。那是他發現金礦的年齡,他當時的眼睛里看到了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