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集團這幾年來的迅速擴張引人注目?;仡欉^去,萬達1988年成立時連100萬元注冊資金都是借來的,而在去年,萬達的收入已經達到2400多億元人民幣,董事長王健林也多次登頂內地首富。
王健林總樂于分享他的新思路和成功經驗
萬達的成功與其“掌門人”王健林的經營眼光和能力密不可分,在分享成功經驗上,王健林也不藏著掖著。在近日的一次高峰論壇上,經濟日報社社長在為他做引言時,援引他人的評論,稱王健林:“一是三句話不離本行,只說自己明白而且深有體會的話;二是沒一句空話套話,講的全是干貨;三是從不藏著掖著,無論成功經驗還是失敗教訓,都會拿來同大家分享。”
根據王健林自己的觀點,做企業一定要順勢而為,萬達本身就在“大勢”之下經歷了四次轉型。在王健林看來,“勢”指的是國家發展的產業方向和經濟形勢,他舉例說:“中國現在致力于去‘過剩產能’,企業的投資方向就一定不能是‘過剩產能’行業;而企業對經濟形勢的判斷貴在有前瞻性,要想獲得超額利潤就不能做與大家一樣的事情。”
王健林對“勢”的判斷在萬達進軍電影業這個決策上表現得相當明顯。萬達2006年進軍電影行業時,大陸的票房數是8個億,當時集團很多人反對。而王健林看準了各地綜合性商業中心數量激增,而商業中心必然要有電影院配建的趨勢,堅定地做了這項投資。根據俞敏洪早先的演講,大概在6、7年前企業家的一次聚餐中,馬云和王健林有一次對話,當時王健林要做萬達影院,馬云建議王健林,“你別做影院,所有的電影一放在網上都能拿到,家庭影院的興起,家庭的屏幕和音響不比電影院差”。然而看看今天影院的收入,隨便一部爛電影都有幾個億的票房。俞敏洪分析稱,馬云在這個判斷上也出了一些問題,而王健林的判斷很正確。當時王健林只說了一句話,“小馬哥,你能想象兩個人談戀愛,在家里看電影,坐在家里,父母看著他們的場景嗎?”
后來的事實證明了王健林這個商業決策的正確性。2014年大陸電影票房數達到300億元,甚至超過了王健林自己的預期?,F在,萬達又在王健林的帶領下進行“輕資產”轉型之路,希望這又是一次成功的“順勢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