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都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沿城市。這里不僅僅有世界五百強公司們的中國總部,有一流大學源源不斷地為城市供給著“最強大腦”,由國家政策上的眷顧,還有大量新興產業在這里落戶。但互聯網產業在北京和上海的處境還是有所不同。
潘石屹:上海創業氛圍不如北京濃
近日,SOHO中國潘石屹在上海交通大學安泰EMBA“上交創業匯”首期活動上接受采訪時談到,北京創業的氣氛,尤其是互聯網創業的氣氛非常濃,而上海這邊很冷清。
這個結論從何而來?潘石屹給出了SOHO中國自己的數據。原來,SOHO中國專門針對創業者推出了新項目,以其中的SOHO3Q為例,北京的樣板間推出之后,現在已經滿租。同一天開的,上海的樣板間只租了30%左右。“通過數據和兩邊的情況來看,北京的互聯網創業的氣氛更好一些。”
至于為何北京的互聯網創業氛圍比上海要濃,潘石屹從兩方面給出了他自己的獨到見解。
從北京方面來看,一是北京原來互聯網公司比較多一點,有互聯網的基礎;另外,北京市財政、稅收、規劃、建設、國土等權力都歸到北京市,區里沒有權力,這就減少了傳統勢力對互聯網創業的限制,因為互聯網企業初始的盈利性往往很低,在稅收方面貢獻較少。而上海管理體制不一樣,每一個區的權力比較大,常常對企業是大是小看得較重。
從上海方面來看,上海以前是以外資企業、五百強企業為主,互聯網企業或者這樣的龍頭企業不是很多。再加上已經形成的價值環境使得上海年輕人也以拿出一張寫著世界五百強的名片為榮。
雖說互聯網并不是在在各個方面都能完勝其他產業,但互聯網對于一個地區商業環境的進化確實具有獨一無二的作用。潘石屹笑言:“互聯網創業的人確實不一樣,從保守的角度來看,他們是世界的破壞者,從另外一方面來說應該破壞,因為舊的體制效率太低了,資源大量被浪費,而互聯網就靠互聯網技術再加上一批年輕人,帶來一個新的經濟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