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主婦這個群體談理財恐怕總能引發一些自以為是者的笑聲,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家庭主婦沒有好的投資渠道和投資思維。
渡邊太太們是家庭主婦理財的成功示范
在日本外匯市場上,就存在這一個極具影響力的家庭主婦群體,她們被稱作“渡邊太太”。從20世紀90年代起,日本國內長期執行超低利率甚至零利率政策,這一政策使得一些日本家庭不甘于國內微薄的利息收入,紛紛將資金投向海外金融市場賺取高額收益。以擅長外匯保證金交易著稱的日本主婦投資者進入人們視野。她們占據當時了日本外匯保證金市場近1/3的成交量,在全球外匯市場上呼風喚雨。于是,人們以日本常用姓氏“渡邊”給這一主婦投資群體命名,渡邊太太成為日本主婦投資者的代名詞。
在中國,講海外金融市場或許遠了點,但是也不乏對于家庭主婦而言可行的投資渠道。由于家庭主婦兼具打理家庭的重任,不可能一直潛心專研,因此自主個人投資并不適合家庭主婦。對于家庭主婦而言,以存款為主的低風險投資,和以基金、理財產品為主的中等風險投資結合在一起,攻守兼備,才是王道。
在“守”方面,可以兩種定期計劃,一是家庭儲蓄金,放個3-5萬元,屬于安心之選,這是最后底線,就是在你需要用錢時,這是最后一筆能動的資金。二是每月定期,每個月發工資后,視家庭收入存一筆。另外,國債也是不錯的選擇。
在“攻”方面,好的基金和理財產品可以考慮,這些信息在相關的網站上都可以查詢得到。但是要提醒家庭主婦們的是,一定要選擇正規的機構和網站進行操作,謹防陷入龐氏騙局。
“攻”和“守”的比例也是一大問題。這要結合家庭整體的風險偏好來決定。如果家庭經濟實力還不錯,自己和丈夫都喜歡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則可以加大投入在“攻”上的比重。但對于風險規避型家庭而言,一般不建議在高風險產品上投入超過總資產10%以上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