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0日舉行的“2015中國綠公司年會”上,馬云進行的發言坦誠直接,引發了外界關注。馬云在他的發言中不僅直指一些企業家代表“添亂”,還嗆聲王健林,稱“O2O是個偽命題”。
馬云對“互聯網+”和“O2O”的新看法
近年來政府的經濟決策中越來越注重和真正在“干實事”的企業家代表進行溝通與交流,實行相關經濟政策的“開門立法”。這本來體現了政府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有利于政策反映經濟實情和政策的執行。
但是,馬云卻表達了他不同的觀點。“我發現很多企業家參與了法制的建設,我覺得這很了不起,有在人大,有在政協的,但是除了一腔熱血以外,要增加這樣的能力,有時候我看一些代表的提案,也是啼笑皆非,不是參加了法制建設,而是添亂。所以我們自己的能力,也需要提升。”
的確,企業家雖然精于實干,精于從企業角度進行社會經濟政策的考量。但是,如果企業家自身素質僅限于此,那么要其參與國家經濟政策的商討和制訂,顯然就有些驢唇不對馬嘴了。畢竟,企業管理是更微觀層面的東西,而國家的經濟政策不僅僅要體現當下的宏觀利益,還要助力于未來五年、甚至十年的目標的實現。
另外,對于當下十分火熱的“O2O”概念,馬云也是潑了一盆冷水。“我剛才聽了王總(王健林——小編注)講的O2O,O2O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它原來思考從線下往線上走。有人講如虎添翼,我從來沒見過一個老虎有翅膀的,那是想象力。坦克裝上翅膀未必是飛機,坦克就是坦克,只有飛機和坦克的完全的結合,才能有未來。所以所謂O2O,是傳統經濟自己想象說有一天,我可以飛到天上去。”
對待當前的政策熱點“互聯網+”,馬云表示,“互聯網+”是指互聯網公司思考應該加什么,但是更多的應該思考“傳統經濟+”,應該是傳統企業考慮怎么加上互聯網,也就是說互聯網加上傳統經濟,才等于我們未來巨大的機會所在。
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之所以能獲得這么大的成功,正在于馬云在十幾年前就敢想當時很多中國人都不敢想的問題。這次的發言顯然也透露了馬云對于時下互聯網的發展以及相關熱點的思考,這些不同尋常的見解之中,是否也會給你一些啟示呢?